.50 BMG
美国研制机枪弹药
.50 BMG是指一种机枪弹药,于1910年由美国研制,多用于北约国家,仍在使用。
弹药介绍
.50 BMG,又称“12.7 NATO”。于1910年特别为M2勃朗宁机枪发展出来的弹药,是由.30-06步枪弹为基础加码放大而来,1921年正式服役。.50 BMG弹种繁多,全金属被覆弹、曳光弹穿甲弹燃烧弹等。使用于机枪时须用金属弹链。
.50 BMG也用于长射程狙击步枪与其他 .50口径机枪。2002年加拿大陆军士官Rob Furlong于阿富汗使用TAC-50 .50BMG狙击步枪击毙[1] 2,437米(7972 英尺/1.509 英里)外的一名基地组织份子创下长程狙击的世界记录。
研发历史
.50 BMG是于一次大战期间,John Browning 应美国军方的要求而设计的防空用弹药,由.30-06步枪弹为基础加码放大而来。搭配的M2勃朗宁机枪也是同时由勃朗宁M1919/M1917机枪改进设计的。
M2勃朗宁机枪曾大量使用于空用机枪,特别是在二次大战期间。地面部队仍旧大量使用于车载或是固定于阵地内。
弹道表现
.30-06子弹的枪口动能在2000与3000尺/磅 (3与4千焦耳)之间,.50 BMG子弹则在10,000与13,000尺/磅 (14与18千焦耳)之间,弹道表现良好,大质量的弹头也使得侧风飘移大幅降低。
.50 BMG的对手,俄制DShK重机枪NSV重机枪使用的12.7毫米子弹的弹道表现与 .50 BMG类似,不过KPV重机枪使用的14.5毫米子弹则优于 .50 BMG甚多。
种类
M1: 曳光弹
M1: 燃烧弹
M2: 普通FMJ弹
M2: 穿甲弹
M8: 穿甲燃烧弹
M10: 曳光弹
M17: 曳光弹
M20: 穿甲燃烧曳光弹
M21: 曳光弹
M23: 燃烧弹
M33: 普通FMJ弹
XM1022: 长射程竞赛用弹
Mk 211 Mod 0: Mk 211 Mod 0 高爆燃烧穿甲弹 (HEIAP)
Mk 300 Mod 0: 穿甲燃烧曳光弹
参考资料
最新修订时间:2024-10-22 14:11
目录
概述
弹药介绍
研发历史
参考资料